|
|
|
|
2014-02-20 第01版: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东北或现低温春涝“双碰头”玉米生产存隐忧 |
|
|
|
|
|
|
本报讯 “今年大年初五就立春,农时非常紧张。冬小麦已连续增产,冬油菜也连续增产,在高基数上继续稳定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通报全国春耕备耕情况时透露,总体来说,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但是春耕生产依然面临旱情、苗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东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春涝“双碰头”局面,玉米生产存在诸多挑战。 韩长赋指出,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还有宏观政策环境好、夏粮生产基础好、春耕备耕工作扎实等许多有利条件。预计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100多万亩,冬油菜增加95万亩。越冬前,全国小麦一、二类苗比例为85.6%,比近十年平均值高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当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区仍有旱情。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小麦区降水大部比常年同期偏少,部分地区旱象显现。立春后,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雨雪天气过程,旱情有所缓解,但西北部分地区旱情仍在持续。二是旺弱并存,苗情复杂,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旺长,群体过大,有的地区小麦冬前生长量不够,个体偏弱。三是东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春涝“双碰头”。此外,东北地区去年秋收季节雨水较多,玉米籽粒含水量大,导致玉米生霉粒比例较高,市场价格低,农民售粮难,影响农民余粮变现,进而影响到春耕生产收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