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4-10 第03版:行情与观察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国内玉米市场由“收”转“拍” |
|
作者:特约分析师梅立红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954 |
|
|
|
|
|
|
4月伊始,东北临储收购缓慢推进,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在政策保护之下逐步见底。同时,清明小长假刚过,吉林省首次省储玉米拍卖如期启动,总数26.6万吨玉米悉数成交,市场关注焦点也由前期的临储收购数量转向拍卖。与此同时,华北玉米市场则备感压力,但廉价优质粮源颇受市场青睐。 拍卖时间较去年大幅提前 从时间上来看,今年吉林省储备玉米首次拍卖较去年提前近3个月,2013年吉林省储玉米拍卖时间为7月5日。这一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因国家储备库存压力较大,而省储玉 米提前拍卖似乎预示着国储玉米拍卖时间提前,大部分市场人士预期今年临储玉米拍卖时间可能在5~6月份。 竞价成功者多为中粮系企业 从成交细节来看,本次26.6万吨玉米悉数成交,生产年份集中在2008~2012年不等,实际成交价格为1910~1980元/吨,共成交5笔,每笔成交量在5万吨左右。 另据市场消息称,虽然此次玉米拍卖价格远低于现货市场,且不乏一些品质较优的粮源,但由于参与竞拍门槛较高,按规定双方须缴纳入市交易保证金,并按预买数量交纳履约保证金150元/吨。因此,吉林省储拍卖“首秀”的成交者多为更具资金优势 的中粮系企业。 国内储备拍卖序幕或拉开 此次吉林省储玉米拍卖在短短30分钟内悉数成交,作为2014年储备玉米第一拍,拉开了国内储备玉米拍卖的序幕,而储备玉米拍卖提前、拍卖底价低于现货价格,可能成为今年整个储备玉米拍卖的基调。若后期临储玉米拍卖启动,有望吸引更多企业参与。 同时,虽然拍卖节奏将对市场构成相当压力,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国内玉米价格底部不断抬升的基调不改。当然,随着后期拍卖数量的增加,玉米品质下降的可能性也将增加。 华北局部粮源品质价差彰显 3月下旬开始,由于华北产区 玉米价格持续低迷,新麦上市前部分地区农户惜售心理有所改观,同时,黑龙江低质粮源流入也挤占部分山东粮源市场空间,导致粮价承压。 由于今年华北部分地区农户售粮进度依旧慢于去年同期,因此农户售粮压力不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粮质不同,目前华北粮源流向也有所差异。其中,粮质最被市场认可的河北中部、北部粮源继续流向东北港口,甚至可用于期货交割;河北南部粮源可流向外省消耗;山东粮源多以本地消耗为主,加上深加工企业使用黑龙江低品质粮源,贸易商和饲料企业备货心态纠结;河南粮价在下行过程中出现分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