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4-10 第07版:地理、解码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尴尬的零品牌油菜产业 |
|
作者:记者 付嘉鹏 张广普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2094 |
|
|
|
|
|
|
湖北省荆门市是长江流域最核心的油菜种植区域,是湖北种植油菜第一市。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种植面积约占湖北的1/10、全国的1/60;总产量35万吨,约占湖北的1/7、全国的1/40,现已成为全国油料产业带的核心区。 作为湖北最大的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区,荆门市油菜种植面积大,品种优,产量高。近几年,荆门市油脂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全市有日处理能力100吨以上的油脂加工企业20家,年处理油料能力200万吨,精炼能力50万吨,居湖北第一。 然而,在如此众多的加工企业之中,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能影响全国市场的品牌,还没有出现。此现象成为荆门油菜产业人士的痛。 品牌林立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曾表示,油菜籽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菜籽油一直是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当家产品,为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供应做出了贡献。 作为国内油菜种植第一大省,湖北荆门自1994年以来,全市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双低油菜,目前种植普及率达到95%,基本上实现了油菜双低化。油菜籽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单产是全国的1.5倍,油菜生产 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 荆门市粮食局负责人介绍,丰富的原料,使得荆门地区积聚了众多油菜籽加工企业。如今,湖北省10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脂加工企业,4家在荆门。奥星粮油(洪森天利)、日月油脂均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粮祥瑞是中粮集团布局长江流域的第一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 据了解,在荆门地区,“奥星”、“玉树”、“三月花”等品牌的菜籽油,已经成为全省四大优质菜籽油之一,“三月花”、“荆楚花”、“荆星”菜籽油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 荆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评价表示,全市加工企业数量众多、参差不齐。“既有工艺设备先进、年加工20万吨以上的大型加工企业,又有工艺水平落后、日处理不足100吨的作坊式企业。 即便如此,粮油市场报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湖北当地消费者中,几乎无人能说出荆门当地的菜籽油品牌”。 “中国菜籽油产量占食用油消费量的40%以上,而中国十大食用油品牌中没有菜籽油;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而湖北没有一个油菜籽品牌挤进中国十大食用油品牌,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油菜、湖北油菜的悲哀。”湖北省油菜办公室主任田新初说。 湖北奥星粮油集团董事长梁红星也坦言,全国已经有几百个菜籽油品牌,区域性品牌很多,但都处于整合阶段,全国知名的菜籽油品牌还没有出现。 鲁建华定位咨询公司负责人鲁建华认为,菜籽油产业必须升级,而强势品牌是源动力,是菜籽油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标杆待现 “中国的众多农产品有品类,无 品牌,产区就是农产品企业的名片和身份证。”湖北洪森天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湖北是“全国油菜第一大省”,油菜是湖北省大宗农产品中最具区域优势、最具开发潜力的农作物之一。将湖北的油菜产业推向全国,使之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具备领先性和代表性,必须与企业的品牌资源进行绑定。 上述负责人举例表示,蒙牛在“特仑苏”的广告中打出了来自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的产区概念,其实在蒙牛没有在和林格尔建厂之前,和林格尔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县,但通过传播和林格尔无疑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乳品天堂产区,蒙牛无疑是最大也是最长远的赢家。 “也就是说,一个产业的成功,必然伴随着一个领袖品牌的诞生。”上述负责人认为,品牌缺失,已经成为湖北油菜产业的困局,但是,对于诸多湖北油菜深加工企业来讲,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 业内专家表示,如今,消费者对于湖北的油菜资源,还没有形成认知,那么,谁率先打造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让消费者由对该品牌的认知进而深入到对品类认知,谁就能够成为该品类的代表,抢占该品类的高峰。因此,创建品牌,是湖北油菜深加工企业的一个必修课,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会点。 奥星粮油和洪森天利,无疑已经 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其企业规划中,他们将通过双低油菜科技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在抢占和塑造沙洋作为油菜主产地的形象资源,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强势的产业发展环境。 “通过占据品类高峰,使‘三月花双低’菜籽油成为‘沙洋’这个主产区的代言人和领跑者,这种做法,正是对抢占油菜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模式创新。”梁红星说。 根据规划,项目将双低菜籽油精加工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以(沙洋)双低油菜产业园建设作为产业链建设核心,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在园区内发展以菜籽油为主导的食用油生产加工、培育种植、养生休闲、观光购物等上下游产业,建立起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构筑起立体化的双低油菜生态产业体系,从而实现本地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规划期限为3年,即从2012年起至2015年。 沙洋县政府负责人认为,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围绕油菜籽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相关油脂企业将依托科研院所,积极研发和引进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研成果,着力开发脱毒饼粕、饲用蛋白、高档保健食用油等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油脂产业集群化、集约化。 “创建中国菜籽油品牌是多年来从事油菜工作者的梦想,如何实现这个梦想,我认为奥星粮油正在做的,是最有希望的。”田新初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