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3-19
2015-03-19 第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梅兴保:政策性银行应对种粮大户进行担保融资

作者:记者付嘉鹏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737
    3月18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上,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表示,政策性银行应开展对种粮大户的担保融资,推动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机融合。
    梅兴保表示,国内水稻规模经营存在着诸如土地流转不畅、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融资困难、农机和农艺技术不够等问题。“政策上的问题,主要是土地流转不畅,制约规模经营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土地流转还处在确权和自我探索阶段。梅兴保认为,虽然国家早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加上农民的社保不完善,农民“保口粮”的思想也影响着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速度。
    “另外,农村的水田田埂比较多,增加了耕地的碎片化,阻碍了机械化生产的推进,也不利于进行一家一户的土地流转谈判,这就使得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提高,进而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推进。”梅兴保强调说。
    据介绍,国内部分地区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这使得承包土地的回率变低,因此,没有足够长的承包期,农场主无法获得收益,也就失去了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再就是融资困难。主要是担保无门,只靠民间借贷。”梅兴保说,根据调研发现,小规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想要进行贷款非常困难。
    此外,由于季节性的劳动力短缺,外加农机和农艺技术不够,“尤其是插秧机、苗距比较难控制,浮苗多,后面仍需很多劳动力去补,这样插秧、育秧的成本还是很高”。
    梅兴保建议,一要落实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土地的流转要进行规范指导,促进有序的流转,基层政府应该设置专门机构,来指导土地的流转,要加强对乡一级政府机构的操作性的指导,加强协调,解决纠纷,进行土地流转备案;二要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特别是农村水网地区成片规划建设,减少碎片化区域;三是政策性银行应开展对种粮大户的担保融资,推动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机融合。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