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3-19
2015-03-19 第04版:副刊、粮史 【字体】大 |默认 |

抗西夏,范仲淹再献粮策

作者:姚磊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231
    范仲淹是帅才,能够远观战局发展,但是招架不住求功心切的将军们。
    聪明的李元昊看出了范仲淹的坚守蚕食之策,所以凡是来攻打西夏的宋军,只要不是范仲淹的部队,一律采取“引狼入室,瓮中捉鳖”的战术,结果宋军损失惨重。伤心纠结之时,宋朝皇帝再将范仲淹召回问计。
    
皇帝焦急问计范仲淹
    在边境争夺战中,当地羌人不愿意卷入战火,只要政策得当,不仅能够左右战局,而且能够扩大群众基础,可悲的是大部分边将不知运用怀柔政策,徒增敌人。范仲淹深知民心所向决定胜败,所以他在延州治军的时候,依据皇帝的诏书,犒赏当地羌人;在李元昊打来的时候,让羌人进入城砦中,防止兵祸涂炭,且战争期间的粮食供应全部由宋军负责,战后还让这些避难的羌人回到故地耕种。所以这次面圣范仲淹胸有成竹。
    一到金銮殿,皇帝便问范仲淹:“爱卿啊,我大宋边境狼烟四起,与西夏交战虽互有输赢,但是好水川一战,损失严重,损兵折将,助长逆贼气焰,朕想听听你怎么看现在边境问题,有何良策能保我大宋北部边境长治久安?”是啊,毕竟宋军大败事关重大,皇帝问计单刀直入。
        战事核心———粮食
    见皇帝焦急,范仲淹也就直述自己的计策:目前战事核心只有一个———粮食。国家长治久安之策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视角看待问题,同时要抓关键点:鄜州、延州和渭州,因为这3个城池如3个节点,相互呼应,向北能够作为进攻起点,守能够相互支撑,保证西夏不会到达潼关。
    他建议增加上述三地的军队,每个州增加2万~3万人为宜。“待春天和秋天西夏大举进攻之时,我们就有完全之策御敌,如果在敌集中军队准备进攻之前立即发兵,抄略其边境,打散其军队,边境就安全了;对于增加的军队,应当招募当地强人,建立编制,荡平当地与敌人通信的部落,愿归附我大宋的,则解除粮食、青盐交易,从经济领域扩大大宋的影响力;夏天来临时,让我军轮流到边境牧草,同时侦察西夏动向,通过不断的轮换,减少军队的粮食供应,提高我军在边境实际巡逻队的数量,如果遇到西夏军队,可第一时间剿灭。按照这个方案,则西北各羌人部落将归顺我大宋,必有力地震慑西夏。”
    戍边良策———屯田
    范仲淹专门分析了戍边策略:“延安之西,庆州东面,有西夏占领的百余里地盘,我们金汤、白豹、后桥3个城砦均在其中,这样我宋军兵力不接,是为兵之大忌。我认为可利用此,在延西、庆州之间设置军寨,如果西部有军务,立即支援,如果东部出现问题,也可立即奔袭互保,如果中间的驻军出现紧急情况,则东西两边的驻军都前往支援,建议安排3万步兵、5000骑兵立即加固筑城,守卫这个据点。到时西夏小规模骚扰就可以直接歼灭,如果大规模进攻,就坚壁清野。至于这35000人的军粮问题,可通过屯田军垦解决。
    同时还可以移民到军寨南部,不仅可以协助屯田,还可以让军士安心戍边。待城镇稳固之后,向北蚕食,稳扎稳打,不出5年,定能解决西部边境危机。延州、庆州之间的土地肥沃,因此不愁粮食生产,屯田时间越久,则边境越安全。”军事战争分为多种形式,这种以粮食屯田为支撑的特种经济战,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