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3-19 第04版:副刊、粮史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粮市街:清代承德粮食贸易市场 |
|
|
|
|
|
|
前不久冯绍峰主演的3D大片《狼图腾》热播,蒙古人对狼的敬畏震撼人心。正如狼被草原人当作民族的图腾,在清代,鸽子也被承德粮市街上的粮商们信奉为“祥瑞”。 有鸽子的粮栈风水好 话说康熙爷建成避暑山庄后,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没事就想着到山庄度假狩猎,一来二去,承德的繁华热闹一发不可收,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的:“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笳。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人流量大了,围绕山庄的街市贸易也逐渐火起来,一些因“市”而命名的街道应运而生:马市街、荆芭胡同、草市街、油坊胡同、粮市街、皮袄街、板棚街、鸭子圈、南菜园子、锅店胡同、纸房胡同、香房胡同、铁匠炉胡同、罗圈铺胡同、麻绳胡同……其中粮市街上的粮栈大都是私营企业,主要解决居民用粮、流动人员用粮及车马饲料。 据说,这些私营粮栈建立之初,都会在粮仓房檐下养许多鸽子,并形象地自称为“合子房”,“合”这里读“鸽”。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粮商们 认为有鸽子的粮栈风水好。忍不住想像一下,春暖花开时节,粮市街上人来人往,一家家粮栈的仓檐下鸽子悠闲地啄食,买粮卖粮者愉快地交易,买粮者不时抓起一小把粮食逗喂鸽子,鸽子竞相飞来,有的落在他的面前,有的飞到他胳膊上……鸽子是和平的使者,粮市街粮栈里的鸽子是粮商们的“祥瑞”,更是这条街道繁荣和谐的主要音符。 粮市街几乎全是面粉店 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西南有一条横穿城市中心的主街道广仁大街(原西大街),清代被称为“御路”。街上自西向东建有三道牌楼,清代皇帝驾临避暑山庄、外国使臣及王公贵族来此朝觐皇帝都要经过此处。特别是皇帝御驾莅临时,这条街要黄土铺道、清水泼街,官员和百姓跪列两旁迎接。粮市街就在这条街的北部,与避暑山庄平行。 正如“粮市街”这个名称所表述的那样,这条街几乎全是面粉店,房子造得又大又牢固,最繁盛时有30多家粮栈。这里经营的粮食多是从乡村的农民处收购的,也有大米等来自长城以南地区。因为毗邻避暑山庄,购物方便,许多名人选择此处安家,粮市街中段有座“花园楼”连着的大四合院,就是名人周子明的故居。 福成隆首屈一指 粮栈的集中促成了承德的粮食集易市场,粮食交易的繁荣也催生了一批有名望的粮栈老字号。据当地人讲,在粮市街上有名望的老字号粮栈有福成隆、永和成、天顺兴、聚盛兴等。其中福成隆是整条街上首屈一指的大粮栈,有大掌柜、二掌柜、账房、外柜、伙计等40余人,年收入也最多。 与其他店相比,福成隆颇懂经营之道。有这么一个小插曲,这里讲给大家听。每年从腊月初一至二十三,夜间福成隆全体伙计都要参与包饺子,饺子包好后放在空房中的大号缸中冷冻起来。每年正月开市之日开始,不管卖粮与买粮,相识与不相识,只要进店,福成隆就无偿招待吃饺子,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 天顺兴是迁安商人杨老印开的,由其直接掌握柜事。其他字号的粮栈也各有特色,大家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共同繁荣。 粮市街的粮栈格局基本相同,前房多是柜房陈列粮食,入门摆放一排木柜台,门店前放一排大笸箩,分装各种杂粮和豆类样品,上面竖立小木牌,标明粮食名称,旁边放着衡器木斗和木升。经销商品除粮食、豆类外,还有豆制品、粉条、淀粉,也有粮栈经销马料。 “五十余年。民物渐殷,商贾幅凑,酒旗茶旗,辉映相望,里闾栉比,吹弹之声,彻宵不休。”这是乾隆年间记载的承德街市。承德因避暑山庄而繁华,承德的粮食贸易因避暑山庄而繁荣,今日围着山庄话粮食,当年的盛况如在眼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