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6-30 第05版:中国粮油产业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专家:信息不畅乃农产品滞销之本 |
|
|
|
|
|
|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陕西等地油桃出现滞销的现象,甚至出现有的果农将油桃直接倒进河道的现象。那么,当前油桃市场滞销的原因是为哪般?农产品如何才能走出滞销困局?市场分析师徐春晖认为,导致农产品出现销售难的主要原因,一是盲目扩种,也就是说,往往前几年市场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农产品,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造成价格下跌,这是人为原因。二是自然原因,今年天气好,农产品大丰收也导致了滞销。 “其实,农产品滞销更多原因还是产销脱节。由于获取市场信息的通道闭塞或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农民容易受当前价格引导进行盲目种植或生产,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滞销现象。”徐春晖表示。 拿油桃滞销这一现象来说,据了解,当地很多农户都在种植油桃,当地果农称,今年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加上市场不景气,客商都不来,所以造成油桃大量滞销,价格也被一压再压,果农们几乎都赔本了。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农产品一旦产销两旺,很快就有大批农民蜂拥种植,种植没有目的性,滞销在所难免。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对市场把握、宏观调度及引导工作做得不到位。归根结底,还是“小农经济”根源深厚,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市场存在信息死角,也没有健康的调节机制。另外,整个行业没有一个宏观的产量预期,供需脱节严重。 因此,建立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网络营销,是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关键所在。另外,加强信息交流,增强农民及服务机构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也是极有必要的。 “在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上,政府应该通过搭建供销信息平台,减少中间环节,引导农户和市场对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称。 专家分析,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发布,搭建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人口结构“老与小”居多,农业的信息化进程就需要政府更多的服务。 此外,还可通过税收、保险等政策,以及更多的简政放权措施“清障”,以减少农产品产销中间环节,在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上保证种植户利益。 从长远来看,舆论对于农产品滞销怪圈的“问诊把脉”中,尽快将当前小农经济整合成市场化的企业经济、产业经济,增强抗风险能力,似乎已成破题的“治本”之道。但是,通过摆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这还需要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