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6-30
2015-06-30 第05版:中国粮油产业 【字体】大 |默认 |

“互联网+”破困局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作者:丰良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878
    近日,有媒体报道,不少“70后”猪蹄、“80后”鸡翅等“僵尸肉”走私入境,通过再加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如何建立安全的食品质量可追朔体系,建立督查和违法信息的通报机制,防范“僵尸肉”等产品再次肆虐百姓餐桌,成为相关部门考虑的主要问题。
    可追溯体系落地难“在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方面,《食品安全法》提出建立食品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的可追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
    可以说,对于“僵尸肉”、“镉大米”等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助力保障食品全产业链安全的有效工具。但时至今日,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还未完全落地。
    “这蔬菜有了二维码,是不是可追溯的呢?”吉林省长春市重庆路沃尔玛超市内,市民潘红艳看到货架上不少果蔬都贴上了二维码,上面标注“100%退款”,这让她感到非常欣喜。
    但是,当潘红艳拿出手机对着二维码开始扫描时,却显得有些沮丧。
    “这哪里是什么可追溯系统,明明是超市的宣传彩页,上面都是一些促销信息。”潘红艳说。
    据该店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超市在全国大部分门店的果蔬产品上都统一贴上了二维码,但这并不是可追溯的二维码。至于“100%退款”标识,则是一种售后服务新的机制。“如果果蔬产品购买后存在瑕疵,我们将提供100%退款的售后服务,      只要凭购物小票和这个二维码回来找我们,对瑕疵果蔬都将提供这样的服务。”该店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为何不使用可追溯系统的二维码,百姓们通过扫描即可获知产品信息,该负责人的解释是:成本太高,添加那套系统就得提高产品价格。
    “产品包装上有条形码如同‘小身份证’,消费者只需扫条形码,就可获知包括生产时间、销往目的地等信息。而二维码便是更全面的产品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从中了解到生产厂家信息、采摘农户信息,甚至可以知道生产流水线信息和肥料添加信息等。”一位长期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业内人士表示。
    所以说,产品溯源系统对产品质量监管、防伪、生产安排等方面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增加二维码等生产工序和信息采集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成本。
    “有些产品市场销售价很低,就没有采用该体系,因为利润太低,无    法实行。”该业内人士透露,做“追溯系统”费时费力,而且涉及很多原料采购环节,农户不懂,就得雇人做信息采集,而且每批都要做,甚至每个果蔬都要做,要想真正建立这样的追溯体系并不容易。
    “互联网+”或可破局就在“僵尸肉”困扰着百姓饮食安全的同时,同样做肉食品的大成食品集团却在做着另外一件事情:“互联网+农业”。
    “之前有很多公司在这方面都在做噱头,它只是告诉消费者该产品是哪一个工厂做的,不能算是一个很完整的溯源。我们现在的理念是用互联网思维做大农业。”大成食品集团战略长李景辉说。他表示,大成食品从2006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的探索,终于正式完成了可从农场到餐桌进行全程追溯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来源透明鸡肉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每一包或每一箱大成“姐妹厨房”的鸡肉产品及鸡肉加工食品只要输入包装上的安心码就能通过手机或互联网便捷地知晓包括养殖农场、饲养人、入雏与出栏时间;所使用的批次饲料生产信息;电宰工厂、批次鲜肉生产及质检信息;食品深加工信息等内容。
    “借助像互联网这样的新媒体形式,消费者可以完全自主地了解所消费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和相关质检报告,从而能够放心享用可追溯的安全食品。事实上,互联网能够改变的前端只是供应链问题,是可追溯问题,但后端则是真正对管理系统的改变,这才是最难的也是最大的挑战。
    而且,在真正的‘互联网+’的模式下,带给我们传统行业的是新的价值、新的生命,对于我们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意义重大,这才是我们做‘互联网+’的真正意义,而不是简单地与互联网进行嫁接。”大成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韩家寰表示。
    当然,在现实中,要想实现“互联网+农业”,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技术运用、数据的收集和监控成本都比较高,个体户经营起来是比较难的,目前更多的还是在中大型农业企业中应用。
    此外,要想通过“互联网+农业”来达到食品源头可追溯的目的,也需要物流链条的配合,因为只有生产、物流、包装、储运匹配才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最后,要使建立起来的可追溯体系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诚信”是成功的关键。经营者如果缺乏诚信,信息采集录入就无法保证真实可靠。归根到底,食品安全最终是要靠人的管理,经营者的诚信才是可追溯体系的基础、保障食品安全的“利器”。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