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7-09 第05版:商情周刊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内贸清淡外贸停滞 花生市场压力不小 |
|
作者:特约分析师徐春晖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923 |
|
|
|
|
|
|
7月上旬末,国内花生市场大多稳定,局部地区价格小幅波动。目前各产区货源普遍不多,经销商挺价心理依然强烈,个别地区、个别品种原料已经出现短缺现象,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吉林等局部地区因货源短缺需求好转而小幅回升。 采购较为理性 调查显示,目前花生主产区山东市场统货米价格为7800元/吨,与上周相比变化不大;统货白沙米9800~9900元/吨,下调350元/吨。辽宁市场统货白沙米9400~9600元/吨,下调200元/吨;统货果6400~6800元/吨,基本持平。广东市场河南产统货白沙米9400~9800元/吨,广西市场8800~9000元/吨,变化不大。 收购接近尾声 据悉,近期国内油厂花生收购基本接近尾声,但继续严格控制收购质量,大部分油厂收购价格整体相对稳定。目前,山东莒南兴泉油厂油料米收购价为7300元/吨(含油43%,水分9%),金胜油厂油料米6600元/吨、原装统货米8700元/吨,莒南玉皇油料米6800元/吨,兖州嘉里原装统货8500元/吨,青岛嘉里原装统货8500元/吨,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销售进入淡季 有关信息显示,今年新季花生种植面积较为稳定。经过较长时间的消耗,目前国内各产区余货数量逐渐减少,花生市场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而新花生全面上市仍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局部地区商品米或因货源短缺和需求好转而小幅走高。 不过,由于花生油等下游产品市场需求仍较疲软,整体未有大的改观,继续维持随用随采的策略。而进入7月以后,部分油厂基本停止收购,后期停收率将不断提高。 总体来看,受产区库存货源较少、商品米要货增多、经销商挺价心理强烈以及南涝北旱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预计在新花生大量上市之前,国内花生行情难有大的回落。但由于市场需求清淡、油厂结束收购等因素的影响,油用花生行情上涨也较困难。 当前国内花生市场已进入淡季,预计后期难有太大波动,市场走势仍将以稳中偏强或小幅震荡为主。 油价平稳偏弱 目前,山东市场一级花生油价格为13000~14000元/吨,河南市场13000~13500元/吨,河北市场15000元/吨,江苏市场13000~15000元/吨,广东市场零售价20000元/吨,广西市场22000~24000元/吨,均与上周基本持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