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8-04 第05版:中国粮油产业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内蒙古恒丰:扎根河套“滋养”国人60载 |
|
|
|
|
|
|
黄河水九曲十八弯,“几”字流经宁夏、内蒙古地区,形成“河套”,这种河套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里绝无仅有。古语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因有黄河水的滋养,河套地区水资源丰富,加上气候、光照、温度等各种先天优势,早在2000年前,这里的人们便懂得引黄河水灌溉,使得当地农业迅速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地区的“东套”,全市拥有耕地面积4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粮食资源丰富。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巴彦淖尔小麦种植面积190余万亩,总产量约13.8亿斤;玉米种植面积208万亩,总产量24.5亿斤;油葵种植面积66.3万亩,总产量2.8亿斤;食葵种植面积136.9万亩,总产量6.4亿斤。 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其前身是一家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面粉加工企业———临河面粉厂。建厂之初,该厂固定资产仅有3台600型磨粉机(日处理小麦60吨)和几间土木结构的办公室以及土坯结构的储粮仓,其曾先后隶属于车站粮库、巴盟粮食局、巴盟粮油工业公司。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当时为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厅)投资7万元,扩建了临河面粉厂。1977年,临河面粉厂实行价拨加工,年生产能力从最初的1.3079万吨上升到1.453万吨;年利润从当初的5万元上升到11.2万元。 如今,恒丰集团拥有4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面粉生产线,并引进世界一流的检化验设备,现有固定资产5亿元,日处理小麦850吨,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民营现代化面粉加工企业集团之一。目前恒丰集团拥有10个子公司,形成了种、养、加、科、工、贸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 “这一张张展示了临河面粉厂初建时的厂房、车间、工人、产品的风采,颇有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为了收集这些照片,我们小组花了很长时间。”在恒丰集团已工作29年的田淑慧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这几百张照片,见证了恒丰集团60年的历史和辉煌,见证了一代代恒丰人的辛劳付出。 一步一脚印 “恒丰集团成立60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恒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魏建功向记者表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的春风为美丽的河套平原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临河面粉厂注入了新鲜血液。 1980年,在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临河面粉厂这个不足100人的小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随着企业的逐步扩大,在建制上由科级建制改为准处级建制,在隶属关系上由粮油总公司的直属企业改为临河面粉厂、由隶属于巴盟粮丰集团公司的内蒙古临河恒丰工业集团公司到现在“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恒丰集团。 1988年初,企业先后引进了两条世界领先水平的意大利面粉生产线;1992年,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恒丰改组为集团公司;1993年,集团公司定向募集,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集团公司与临河兆 峰面粉有限公司合并;2000年,恒丰集团改组改制;2005年,国有股全部退出,从此,恒丰集团建立了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2008年,恒丰集团被评为“国家小麦加工专业研发中心”和“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1年,“河套”牌小麦粉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2年,恒丰集团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2013年,“河套”牌雪花粉获首届“巴彦淖尔市市长质量奖”。 在恒丰集团内部的产品及荣誉展示厅内,记者看到,优质的产品以及企业的诚信经营,使恒丰集团成为面粉加工行业的典范:1994年被评为中国公认的名牌产品;1996年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资格证书;1998年,被农业部中国特产经济开发办公室评定为“中国河套优质面粉生产基地”;1999年通过了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食品工业质量管理名企名牌”企业;2002年,“河套”商标被认定为全国面粉加工行业首家“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恒丰集团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并率先通过“QS”认证,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同时被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河套”牌雪花粉系列产品更是享誉国内外,在历次的全国抽检中都属全优产品,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金奖、银奖;“河套”牌雪花粉系列产品多次被评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称号。 2005年12月,恒丰集团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荣誉称号;2007年,恒丰集团通过了ISO9000和ISO22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双认证。 河套平原盛产的优质红硬麦,是目前我国惟一可以和美国、加拿大的优质小麦相媲美的高筋度硬质小麦。 优质的原料、先进的设备,再加上独特的工艺,恒丰集团生产出的具有优良品质的“河套”牌雪花粉、高筋粉、面包粉、特制粉等5大系列、50个品种的专用面粉及法式面包、麦胚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不衰,深受国内外广大 用户欢迎。 打通全产业链 从一个小型的集体面粉厂,到一家大型的全产业链面食品集团,恒丰集团将小麦面粉产业链的上下游各个领域的工作,做到了极致。目前,恒丰集团的业务范围涵盖基地种植、面粉加工、粮食收储、面食品深加工、市场运营、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 在基地种植方面,10多年来,恒丰集团通过实施“公司+科研+农户”的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完善以利益合同为纽带的订单机制,实现了农民增收、科研成果落地、企业增效的多赢格局。 从2010年开始,恒丰集团通过流转土地自建小麦种植基地,主要是尝试以点带面的方式。采取租赁第二轮承包土地使用权长期的模式,先后在五原县、临河区等乡镇陆续建成千亩连片小麦种植示范基地5个,流转土地5047亩。同时,恒丰集团还与农民合作社合作,种植订单富硒小麦。2015年,恒丰集团已通过与临河新华农民合作社、杭后陕坝镇塞上春光农民合作社、临河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订单形式,种植富硒春小麦1.1万亩。 2014年,由恒丰集团牵头成立的“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建立农场式生产管理制度,按种植区需要配备相关农机生产设备,由合作社负责每年度的小麦种植和轮作的统一管理。当年,恒丰集团订单种植绿色优质小麦基地18万亩,收购优质小麦72000公斤。 目前,恒丰集团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个地区,售后服务系统完善,产品出口日本、俄罗斯、菲律宾、韩国、朝鲜、蒙古、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高档面粉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2014年,恒丰集团实现加工小麦12.32万吨,销售面粉8.6万吨,加工销售挂面和手拉面产品2033吨,收购入仓临储玉米8.3万吨,储存各类政策性 储备粮10.675万吨,粮油购销经营总计达35万吨。眼下,河套地区小麦早已开秤收购,恒丰集团下属的22个库点将进一步发挥其大规模的收储作用。 近几年来,恒丰集团非常重视全国经销商会议,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会。在会上,集团领导倾听大家的呼声和愿望,共商市场营销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逐步推行新的市场营销举措,安排部署下一年的工作。 “一体两翼”发展 2015年,恒丰集团确立了“一体两翼发展”的发展战略,即“以面粉加工为主体,一方面向基地种植、收购仓储发展,另一方面向精深加工发展”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百年企业,努力建设1000个千亩连片种植基地,进一步实现全产业链经营,促进企业整体或局部上市。 目前,恒丰集团已全面启动以上远景发展战略,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强化产品创新,延长产业链,逐步向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努力推动“河套”、“大公”两大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07年,恒丰集团投资3.2亿元在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河套绿色食品工业园”,园区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优质小麦基地建设以及绿色富硒小麦深加工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投资9000万元的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万吨富硒挂面生产线和年产20万个富硒馒头生产线、年产2000吨富硒通心面生产线、年产7500吨富硒手延面生产线,现已投产。二期工程项目包括:年产1万吨保鲜面团食品生产线项目,年产1700吨胚芽蛋白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160吨小麦胚芽油生产建设项目,年产1万吨原味无糖番茄汁、年产5000吨牛羊肉精加工项目,年产5600吨小麦谷朊粉生产建设项目、年产1万吨膳食纤维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后,恒丰集团将立足地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动力,积极从资源型向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项目推进,从面食品加工企业向多元化经营跃进。 建厂60载,重组10年,内蒙古恒丰集团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只是,作为西北地区大型粮食加工集团之一,下一步,600多位恒丰人将面对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怎样让企业实现进一步飞跃?对此,魏建功语重心长地说了5个字:“任重而道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