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8-29
2015-08-29 第08版:中国粮油财富 【字体】大 |默认 |

种粮大户的新愿景:带出年轻人独当一面

作者:林琳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2169
    眼下,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农机专业的大三学生沈莫奇正在望亭镇的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金香溢大米基地实习,他发挥所长,参与基地的机械维修保养。
    这个2000多亩稻米的种植基地,已经吸纳了包括沈莫奇在内的三名大学生,从事一线生产到综合管理。而雇主朱伟琪则规划,通过传帮带,不仅留住高学历的年轻人,还能让他们独当一面,在农村创业致富。
    
玩得了电脑还要种得了田
    在金香溢大米基地,黎泉调试着新购置的稻米烘干机,为今秋的新米收割、加工,做准备。“小黎很努力,进步很大。”与黎泉共事3年多,基地负责人朱伟琪,对这位同事兼徒弟,不吝赞赏。
    今年30岁的黎泉,来自广西河池的一个农村。也许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经历,他骨子里有一种乡村情结,2013年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专业硕士毕业后,黎泉就义无反顾地留在了他实习了一年的地方———金香溢大米基地。提起当初的选择,他的回答言简意赅:“留下来,能学到东西。”另一个大学生是朱伟琪的儿子朱赟德,“90后”的他,2013年从扬州大学资源环境与科学系毕业后,便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务农。
    黎泉和朱赟德分工明确,前者从事一线生产,后者负责市场销售。每两年轮岗一次。
    从事一线生产,也就是说,无法像普通大学生一样,坐办公室吹冷气。农忙时,“朝五晚七”,跟军事化管理似的,抢种抢收。“要说不累,肯定是骗人的。”黎泉对种田的苦,轻描淡写。他说,每当看到自己亲手栽下的粮食丰收,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些苦和累,就抛到脑后了。
    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田里显然能派上用场。比如,原来农民施肥大多凭经验,而黎泉则蹲点在田里,根据测量土的肥力,定制施肥的种类和数量,给基地以及周边农户提供科学化的指导。  而黎泉也在田间地头受益匪浅。
    初来乍到时,他也遇到困顿:种水稻书本上都是一个标准,而到了田间管理时,天气、土壤等情况变幻莫测,实际操作也是千差万别。这时,凭知识,更要凭经验。
    黎泉表示,虽然自己在农村长大,但家乡的种田技术跟望亭根本没法比。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加工机、烘干机等,他连见都没见过,更别提操作了。而在这几年的历练中,他渐渐入了门。
    朱赟德,则在加工、流通环节,注入智能化动力,并摸索着搭上互联网顺风车卖粮、卖油,拓宽客源。
    农业企业工业化技术人才得跟上在金香溢大米基地,掌门人朱伟琪对高度机械化颇为自豪。从2008年承包种粮至今,基地先后引进了插秧机、松土拖拉机、植保机、收割机、加工机等等,从播种、收割到稻米加工实现了全线机械化,单单这些设备投资高达2000万。今年朱伟琪又引进了一台运能100多吨的烘干机,以及容量1    万吨的冷藏库。
    最近,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给老朱的基地规划智能灌溉系统,将在田间安装高清摄像头,由物联网上传田间地头的一举一动,而管理者坐在办公室,只需一台电脑,一个IPAD,甚至一台手机,就能实现田间管理。
    “以前到了农忙时候,田里黑压压都是人头,现在最忙时也不会超过20个人。”朱伟琪说,现在从事一线管理的人员不超过10个人,1个人管300亩地,他的目标是3年内实现1人管500亩地。与人员数量成反比的是,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从1993年,跑粮食销售,到2008年,包田种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朱伟琪,种粮是把好手,但随着智能化技术更新,他自觉知识储备明显不够用,比如,电脑不会用,机械设备要操作,要维护和保养,他需要技术人才助一臂之力。老朱坦言,至少3-5年历练,才能成为一个熟练的操作工,而像样的农技师,全镇凤毛麟角。
    两名大学生,渐渐成为老朱的左膀右臂。“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快,就跟我的电脑一样,有他们帮忙,我安心。”朱伟琪说,现在提倡农业企业工业化,以降低天气制约,说到底要有技术人才作支撑。
    鼓励年轻人到农村愿传帮带培养新型农民种田苦,不体面,是阻碍年轻人到农村的一道坎。事实上,这也是职业农民的真实写照。
    朱伟琪举了个例子,眼看黎泉已    到而立之年,应该成个家。朱伟琪没少为他的终身大事操心,他托身边朋友帮黎泉物色好姑娘。合适的姑娘是不少,但一听到黎泉的职业,就都婉言拒绝了。
    对此,朱伟琪的儿子朱赟德也深有感触。“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去年9月,我女儿在市区一家医院出生,护士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我是农民,她打量了我几秒钟,又重复问了一次,等我说了第二次,她才在纸上落了笔。”朱赟德说,当时自己觉得很尴尬。
    回到父亲身边,从一线生产到品牌营销、专利申报、市场开拓、人事管理,朱赟德样样都要干。“自己下地种田才体会到什么叫苦,农忙时节,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看看到手的工资单,还不及坐办公室的白领,他心里多少有些受挫。“每月底薪4000元加上绩效工资,扣掉三金,年薪大概五六万吧。”朱赟德说。
    为了留人,更留心,朱伟琪在传帮带时,除了技术输出、物质鼓励,更从心理上疏导。“我要让年轻人知道,他们在农村大有可为,甚至能比在城里更出彩。”朱伟琪说,在已经出师的徒弟中,有的独立门户,在外承包了两三百亩地做了农场主,有的在别的农场从事田间高级管理。
    这两年,朱伟琪也在转变经营思路和模式,从单纯地种植水稻作物,到摸索定向培养托管、培养家庭农场人才梯队服务体系。但这些必须有人才支撑,把年轻人培养起来。因此,他也定下了人才培养目标,即每年招收2-3个大学生实习生,然后把优秀的留下来。与他们进行两年的磨合,然后放手让他们另辟天地。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