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11-24 第01版: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新闻速览 |
|
|
|
|
|
|
我国近年来首次集中展示农业科技成果 近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全国农业科技重大成果展”,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拉开帷幕。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介绍说,“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
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从11月23日开幕的黑龙江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获悉,该省今年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实现“十二连增”。 据统计,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1亿亩以上,比上年稳步增加。其中,高产作物水稻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玉米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生产在上年高基数、高起点基础上,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我国中东部大风降温显著华北小麦可能提前越冬 从中国气象局11月22日发布的全国农业气象情报中获悉,本周,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低1~3℃,将出现明显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长江下游沿线,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北方冬麦区雨雪天气将利于土壤增墒;但降温幅度大,华北小麦可能提前越冬。江南和华南降雨强度减弱,各地要抓住天气好转的有利时机做好秋收和秋冬种。
适应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东北农业酝酿新变局 东北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研讨会11月21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刘兴土及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就气候变化对东北主要农作物的影响,未来适应思路与技术发展途径及采取的适应政策、规划、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研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