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1-19 第04版:副刊、粮史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互通有无 |
|
|
|
|
|
|
中国历来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四川产茶,内地需马,而西北游牧民族擅养马,于是互通有无。 有史可查的茶叶海外输出始于南北朝时期,在中国与蒙古边境,商人以茶易物,曾把茶叶卖到土耳其,也即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唐朝,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南方产的茶叶从回纥到西北亚,从西北亚到阿拉伯半岛,再从阿拉伯到西伯利亚,最终到达欧洲。 宋代,茶马互市开始兴盛。一来由于边防需要,二来为了与西北诸族交往,朝廷建立了川茶官榷制度:在成都成立买茶司,在产茶地设置茶场以专门收买,还颁布了茶马法,规定茶马贸易诸项事宜,比如规定提供好茶,不能滥竽充数;禁止私自买卖茶叶;每年博马数额以两万为准,等等。确立官榷制度之后,茶商直接到茶场买茶,再运送到别处贩卖,运输则由专门的茶递铺负责。而各地所产茶叶之中,属雅州名山茶最受西北各族喜爱,朝廷遂指定这种茶专做博马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