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23
2017-05-23 第04版:副刊、往事 【字体】大 |默认 |

飞过百年历史的无人机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477
尽管无人机进入民用是最近10年的事,但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探索这项技术了。


    今年4月,成都双流机场17天内发生至少9起无人机扰航事件,造成共计过百架航班备降、返航或延误。
    如果说,十多年前的伊拉克战争让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无人机,那么,近段时间的无人机扰航事件则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回望历史,尽管无人机进入民用是最近10年的事,但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类就开始探索这项技术了。
    
百年前就有了无人机
    提到无人机,很多人以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事实上,自航空技术萌芽之日起,各国军方就开始研发不需要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就将飞机应用于空中侦察、打击敌军等方    面。早期的空战战场充满了视死如归的骑士精神,天空变成了众多王牌飞行员的坟墓。各国部队自然而然萌生了制造无人机的想法。
    研究无人机最初的目的是轰炸敌军。1918年10月,美国发射了首枚飞行炸弹,这种翼展长4米、名为“凯特灵虫”的小型双翼飞机被看成导弹的“简易”始祖。但由于缺乏精确度,加之存在无线电干扰危险,大约又等了20年飞行炸弹才真正踏入实用阶段。
    一战后,许多国家主张把无人机做成靶机,用来训练炮兵、防空部队或飞行员,因为遥控靶机飞行练习射击的确要安全得多。二战结束后各国拥有大量库存飞机,因此美国决定把“赫尔卡特幽灵机”改装成无人机,用于在太平洋原子弹试验后提取空气样本。
    随后爆发的冷战,推动了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战术无人机。不过鉴于无人机的缺陷和损失,加上遥控导航技术没有完全成熟,无人机在美军眼中渐渐失去了价值,无人机技术也被束之高阁。后来,以色列接下了无人机技术研发的火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自21世纪初无人机技术的广泛传播,让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不再占据明显的优势。同时,随着西方部队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军用无人机的市场陡然缩小。不过,军用无人机赋予了年轻一代无限灵感,激励他们开发适合民众需要的无人机。
    
民用无人机时代的到来
    21世纪之初,新兴科技让军用无人机的性能更加优秀,也促进了民用无人机的诞生。
    为了完成任务,飞行器必须精确了解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直到20世纪90年代,自动驾驶仪还只能依靠自身的惯性测量仪定位。1995年,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局面。从那之后,飞机可以用指甲大小的天线接收卫星发出的讯号,即时定位自身的位置。
    除此以外,复合材料和高强度塑料泡沫的广泛使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数字无线电、无刷电动机、数字传感器、无人机摄影测量法等新技术的相继问世,都推动了无人机的繁荣发展。     不过在胶片摄影占主导地位的年代,机载照相机能够做的工作极其有限,因此当时以拍摄为主的民用无人机仅仅用于娱乐。直到20世纪80年代,手提摄像机的出现才逐渐改变了这种情况。大型遥控直升机促进了一些媒体应用的问世:比利时飞行镜头公司的无人直升机配备摄像机,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空航拍法国大革命200年纪念庆典开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民用无人机领域,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占据了特殊地位。日本农民在小片稻田里用无人机大规模喷洒农药,雅马哈公司推出99公斤重、可携带20升液体的无人机“Rmax”,凭借无人机总数达到3000架、年销量300架的规模,占据了无人机市场的龙头地位。在日本农业部的鼓励下,无人机产业大获成功。
    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成本的降低,让民用无人机的企划方案从2005年开始激增,尽管民用市场仍然没有超过军事领域的应用规模,但二者的差距缩小了一半。自2012年起,大多数欧洲国家对无人机的使用限制放宽,大众对无人机的迷恋也风行起来。
    (据《解放日报》)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