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23
2017-05-23 第06版:产经纵横 【字体】大 |默认 |

河南:有了好花生更要强加工

作者:董豪杰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1983
    做大做强做优花生产业,除了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外,应该提高加工水平。河南作为花生第一大省,在食用油加工方面却存在欠缺。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农业大省河南,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的阶段,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现象并存。
    去年河南省“三秋”生产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会上,省长陈润儿提出了“四优四化”,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如何大力发展优质花生,让小花生真正长成农民增产增收的“金果果”?在麦垄套种和麦后直播花生即将播种之际,笔者采访了省农科院经作所花生专家汤丰收研究员,看优质花生如何飘香中原。
    从用途出发适应市场需求才是真“优质”“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首先要分清楚它的用途。”针对什么才是优质,汤丰收这样解释说,应该从用途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从适应某种市场需求来定义,叫优质专用。从食用型来说,高蛋白品种最好;而油用型,则是高油品种最适宜;而适合加工的,则大多选用小粒型花生,此外还有一些糖含量较高的花生品种,食用性更好。而从果形上来看,用于    烘焙加工的花生,多以珍珠豆类型为主。
    汤丰收介绍说,就全国而言,目前55%左右的花生用来榨油,30%~50%是食用型的。因此,从总体来看,目前较为常见和多见的就是高油型花生品种。
    而从国外来看,包括美国等在内的许多国家,花生主要以食用为主。
    “大家常称花生为‘长寿果’,其营养确实很高。”汤丰收介绍说,在所有植物中,就蛋白质而言,花生仅次于大豆。除了食用性的高蛋白花生外,近年来高油酸花生受到市场的青睐,因为油酸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从营养角度而言,它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此外,因为油酸的耐氧化性,高油酸花生耐储性很好,普通品种储存期大约半年,而高油酸花生能够达到一年。
    据介绍,目前河南花生种植形成了以珍珠豆型和大果型为主的种植格局。豫东和豫北以大果型花生种植为主,而豫南则以珍珠豆型花生种植为主,珍珠豆型花生果以其小果型、
    粉红色等特点,受到了许多加工企业的青睐。
    
科技支撑花生种植迎来大发展
    据了解,自2004年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超越山东、2006年花生总产也超越山东后,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一直领跑全国,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2%,总产450多万吨,占全国花生总产的27%。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益提高的背后,正是农业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河南花生新品种选育方面的创新能力。从晚熟到高产早熟、从一年一季到一年“两季”、从旱薄田到中高产田,新品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汤丰收介绍说,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花生品种的生育期长,花生只能一年一季,不能小麦、花生轮作,产量也相对较低,因此种植面积较小,主要集中在豫北和豫东,豫南地区只有零星地块种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开始开展科研攻关,选育早熟高产花生品种,“豫花6号”“豫花14号”等为代表的优良花生品种开始推广。由于新品种生育期短、产量高,且适合麦后直播,能够实现一年两季作物,因此受到农民的青睐。从此,河南花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豫南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花生种植也从旱薄地向中高产田转移。
    据了解,随着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广泛推广,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种植迎来了大发展,面积由过去的500万亩    左右,发展至去年的近1700万亩,平均亩产量也由100公斤上升至300公斤。“过去河南的花生平均产量是低于全国水平的,而现在我们的平均产量高于全国20%~30%。”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提升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却从来没有止步。针对市场对高油花生的巨大需求,河南开始重点培育高含油品种,一批高含油品种相继问世,目前包括“豫花9326”等品种在内,全省高油花生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左右。
    
做大做强提高加工水平迫在眉睫
    “2000年以来,河南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生越来越多,除了高产之外,我们也在根据市场需求,努力选育高油酸品种。”汤丰收介绍说,高油酸花生品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美国、巴西的种植面积非常大。
    河南高油酸花生选育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种植面积也相对较小,但依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国内通过审定的26个品种,有3个来自河南省农科院。“在不改变原有优良性状的同时,提高油酸含量,这是我们正在努力攻关的。”汤丰收说。
    汤丰收认为,做大做强做优花生产业,除了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外,应该提高加工水平。河南作为花生第一大省,在食用油加工方面却存在欠缺。据了解,目前全省只有1/3的食用油加工企业有自己的品牌,2/3的加工企业是贴牌或者代加工,这也是制约花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86029111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