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23 第07版:米、面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擦亮金字招牌海安大米抱团发展 |
|
|
|
|
|
|
海安计划用3年的时间,通过技术集成推广、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标准化生产保障、多元化营销等,加快稻米产业提质增量、创品牌、增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叫响“海安大米”品牌。 !!!!!!“让‘好吃的米、健康的米’成为‘海安大米’的显著标识,让‘北有五常、南有海安’成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代表和引领,这是我们海安农业人的一个梦。”县委副书记成宾的一番话,让江苏海安的稻米加工企业与种植大户们热血沸腾。 整合资源抱团发展5月20日,南通季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龙顺粮油有限公司、海安富源米业、海安城东米业、海安横江米业等5家重点加工龙头企业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海安大米”使用权,并与112个种植大户建立了订单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海安将整合全县大米品牌资源,抱团发展,将龙头企业与种植基地和种植户联结起来,以更好地适应需求、对接市场,让“健康的米、好吃的米”成为“海安大米”的主要卖点,推动“海安大米”成为海安一张靓丽的名片。 “以前,虽然我们有好的品种、好的大米,但是知名度并没有在市场上打响。今天‘海安大米’授权暨订单种植启动仪式的举行,对我们来讲是个 机遇。打响‘海安大米’这个品牌,对我们加工企业、对农户和种植户来说,都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南通季和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昌明表示。 据介绍,季和米业将建立健全活动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公司到种植户的档案资料。开展一对一的管理服务,从公司一把手到基层员工各司其职,立足本职工作,服务于农户,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优质放心的大米,让农户受益,让消费者满意,让“三农”政策深入人心,让“海安大米”成为江海大地上的一颗明星,真正做到与种植承包户共同发展、实行共赢。 目前,海安县坚持以市场农业为根本导向,以禽蛋、蚕桑、水产、蔬菜、优质稻米五大产业为主导,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依托,通过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专业化分工、一体化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形成具有海安特色和富于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海安县积极推动稻米龙头加工企业建立核心生产基地,通过订单式生产、全程技术服务、配套烘干能力、统一品牌标识等方式,将龙头企业与种植基地和种植户联结起来,更好地适应需求、对接市场,共同将“海安大米”这一品牌不断叫响。此外,还将相继开展禽蛋、蚕桑、水产、蔬菜产业发展专题活动,推动“五大产业”更优更强。 实现产销衔接抱团式发展对于海安的种植大户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近几年,海安县粮食收购季节期间,因天气不稳定的因素,毛粮无法晾晒,部分粮食发霉变质,给种粮农户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此次,政府牵头,推动《中国地理商标“海安大米”授权暨订单种植》工程,实现了产销衔接,从产粮源头解决 农户粮食运输难、晾晒难、卖粮难的问题。”海安俞万家庭农场负责人于清荣表示。 今年,海安县将建成120个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面积3万亩以上。该县将对这些种植基地进行项目对接、政策扶持、靶向服务,做到稻米品种、技术培训、用药品种、施肥配方、收购加工、品牌销售“六个统一”,实行生产可追溯管理,充分使用好和维护好“海安大米”品牌,让“健康的米、好吃的米”成为“海安大米”的显著标识。据悉,今年将有1.4万吨“海安大米”进入市场。 “到2020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其中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40万亩,大力推进水稻深度产业化开发,全县从事水稻生产、加工、贸易等各类经营主体将达到800家。”海安县农委主任韦宝军透露。 据介绍,海安计划用3年的时间,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做优做强稻米产业为主要目标,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通过技术集成推广、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标准化生产保障、多元化营销等,加快稻米产业提质增量、创品牌、增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叫响“海安大米”品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