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6-29 第01版: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以﹃六大提升行动﹄为重点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
|
|
|
|
|
|
本报讯 (记者孟鹏)日前,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有关中央企业充分运用2017年以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既有成效,大力推进“三链协同”,深入实施“五优联动”,做实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打造“十四五”时期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指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是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深入实施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推进优质优价,实现稳产增产和提质增收,提升粮食供给安全保障能力;有利于大力推动“三链协同”,发展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粮油消费升级需要;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强化产业集聚,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意见》要求,要以“六大提升行动”为重点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具体而言: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要依托现有粮食仓储资源,鼓励因地制宜升级改造仓储设施,提升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推动粮仓分类分级管理和使用,满足“优粮优储”需要;推广应用气调、机械或热泵制冷控温、内环流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完善粮情在线监测和智能化控制功能,提高收储环节粮食品质保障能力。 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要强化流通反馈激励机制,推进优质优价市场化订单收购,优化粮食供给结构。强化标准和质量导向,鼓励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发布地方特色粮油产品团体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企业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加强营养健康粮油产品研发;持续开展“中国好粮油”产品分级遴选,“中国好粮油”区域公共品牌和优质粮油产品推广;搭建国家“中国好粮油”电子交易平台、进驻电商平台,依托好粮油门店、军粮供应和应急网点、主食厨房等,开展产销对接,完善优质粮食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要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功能和检验监测体系,加强粮油标准体系建设,优化粮食质检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检测系统,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服务。制定“好粮油”产品追溯规范,依托企业建立“好粮油”产品追溯平台。 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要加大关键粮食机械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在粮食清理、干燥、仓储、装卸、运输、加工等环节,推广应用粮食机械装备自主创新成果,升级配置粮食收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型装备和“四散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成品粮冷链运输装备等,改造升级粮食加工生产线,促进粮机装备企业应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提升装备生产技术,提升行业节粮减损装备的制造水平,促进国产化加工装备使用率。 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要发展壮大“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提升粮食应急生产、加工、物流和储存能力,拓展“好粮油”门店应急功能,增强粮食保供能力,健全地方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加强粮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健全“平时服务、急时保供、战时应急”的供应体系,充分发挥粮食产业优势,确保市场粮油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响应迅速。 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要倡导营养、均衡、健康消费理念。开展全社会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粮节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进食堂等行动,培养节约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推进农户科学储粮项目,推广粮油适度加工技术成果。 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方面,《意见》明确,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政策支持、强化考核监督。地方要综合考虑本地区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财政收支情况等因素,加强资金统筹,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积极支持优质粮食工程开展。要不断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包括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并做好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形成共同参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合力。并将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纳入强化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