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7-19 第04版:党史教育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周恩来学党史不忘本 |
|
|
|
|
|
|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民总理爱人民。”周恩来强调,学习党史,不能忘记人民这个根本。 在党的历史上,周恩来是较早使用“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的领导人。192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在论述了红军和群众的关系基础上指出,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没收地主豪绅财产是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但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0月在接见来京的老根据地代表时,周恩来强调,“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恩来说的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周恩来还与大家重温了党的历史:“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人民的胜利、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英雄的浴血奋斗和奉献牺牲。周恩来强调“饮水思源”,强调学习党的历史不能不铭记人民英雄。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和毛泽东撰写的碑文。 碑文由周恩来手书,内容为:“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对于书写碑文,周恩来高度重视。为了写好碑文,他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周恩来还亲自来到工地,征求纪念碑设计处处长刘开渠的意见。周恩来诚恳地询问:“怎么样,行不行?”刘开渠说:“从前只看过您的题字,还没有看到您写这么多、这么工整的书法作品。”周恩来的书法浑厚凝重,严谨大方而又富有变化,体现出他不忘人民群众这个根本,用心讴歌人民英雄、郑重书写党的历史的真挚情感。(据《老一辈革命家谈学习党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