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23 第02版:农发行视窗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护夏收好“丰”景助“荆楚粮仓”增质效 |
|
|
|
|
|
|
□陈玲刘爱迪 今年以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紧扣夏粮收购政策、资金、仓容、人员等关键因素,提前周密部署,备足信贷资金60亿元,支持各类企业入市收购,切实做到“钱等粮”。截至6月末,该行已累计投放夏粮收购贷款26.4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21亿斤。一幅农业政策性金融护航“荆楚粮安”、服务“三农”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开。 切实做到“钱等粮” 据悉,今年湖北各地准备收购仓容118亿斤,能够满足全省夏粮收购需求。为切实保障夏粮收购,该行按照“保收储、增供给、当主导、防风险”总体要求,切实做到收购形势早预测、可用仓容早准备、客户布局早安排、收购资金早投放、风控措施早落实,积极支持储备粮油增储计划落地,全力服务“保收储”。 5月19日新麦收购开秤后,位于襄阳市的湖北汉江粮油储备有限公司每天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满载小麦的大货车在公司门前排起了 长队,等待着收购。 “今年计划收购小麦3.28万吨,单价大概在每吨2520元左右,总计需要资金8300万元,缺口有76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得益于农发行襄阳市分行提供的信贷资金支持,我们现在有充足的资金,能够保证把老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应收尽收,还能做到当天结算。” 助力打造“大市场、好品牌” 今年以来,该行全力巩固提升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力银行地位,按照“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新思路,以“五个负总责”为抓手,以“十个进一步”为着力点,坚决扛牢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通过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等措施,发挥托底保障和引导带动作用,为粮食企业融资增信,有效激发各类资金投入粮食市场化收购。 据悉,近三年来,该行大力推广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累计支持46个县级机构建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基金规模达2.7亿元;累计向60余家企业投放贷款10亿 元,支持收购粮食9亿斤,有效解决粮企“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推动粮食物流体系通江达海 2021年以来,该行锚定服务湖北“建成全国粮食物流节点”目标,围绕湖北省粮食区域规划,把服务基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立体式营销、全方位服务”机制,累计投放贷款220亿元对湖北14个“两江两节点”仓储物流进行全覆盖支持,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该行采取“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模式,通过“产购加销储”全产业链服务,率先支持国家102项“十四五”重大项目、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粮食现代(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项目。得益于该行70亿元贷款支持,国家粮食现代(武汉)基地已被打造成长江经济带“水、铁、公、空”立体交通汇聚一体的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国家粮食物流大通道,在“北粮南运”“鄂 粮外运”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9月,湖北楚象、国控两家省级供应链平台重点企业在汉揭牌成立。该行第一时间对接,两年来累放贷款近30亿元支持两家企业生产经营,推动发挥行业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粮食、农产品等资源要素在湖北集聚,助力湖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力服务“两藏”战略 2021年以来,该行深入贯彻落实“两藏”战略,累计向155家企业投放农地类贷款374亿元,统筹推进全域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保护与提升。其中,累放贷款79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帮助复垦土地102万亩,为打造“良田沃土”、助推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支持种业基地建设、高端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等重点领域,累放种业全产业链贷款39亿元,支持38家育种企业生产经营;累放农业科技贷款84亿元,支持现代种业、高端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累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20亿元,支持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实现农资稳供保价,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