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28 第04版:特别报道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豫粮金秋呈盛宴共绘产业新篇章 |
———“美豫粮油·北京好粮油”专场推介会活动侧记 |
|
|
|
|
|
□本报记者王影影 最是一年秋好处,中原遍地飘香时。9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来自中原大地的“美豫粮油”登陆“祖国心脏”北京市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推介会,为首都与中原大地之间架起了一座产销合作的桥梁,也奏响了两地共促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友谊之歌。 借助本次会议搭建的大舞台,“美豫粮油”携手“北京好粮油”,共同为与会嘉宾献上了一场优质粮油品牌和产品的“饕餮盛宴”。推介会上,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粮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古船油脂有限公司、河南三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走到台前宣传当家产品,一展企业风采;展览厅内,来自豫京两地的近30家粮油企业带来了琳琅满目的优质粮油产品,彩色面条、速冻水饺、专用面粉、山药麻花、酸辣红薯粉等特色产品,抓牢与会客商的目光,当场开展洽谈合作;签约仪式更是硕果累累,豫京两地8家相关企业在优质粮油产品营销、原粮小麦产销合作等方面进行现场签约,累计达成购销合同、意向协议金额3.68亿元,其中小麦购销15.2万吨。
丰饶“河南粮” 端上首都大餐桌 河南素有“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的小麦和花生产量傲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满足本省1亿人口需求外,每年还调出超过600亿斤的原粮和制成品,滋养着全国人民的餐桌。 说起河南粮食的好,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吴祖明如数家珍,他以五个“丰”字为核心,描绘出一幅河南粮食的丰饶画卷,“我们河南粮食产量‘丰’,作物品种‘丰’,粮食产业‘丰‘,粮油品牌‘丰’,河南味道‘丰’!河南粮食的‘丰’那真是说不尽、道不完!”。 他盛情邀请各位来宾走进中原大地,亲身感受河南魅力,亲身体验河南粮食的卓越品质,了解河南粮油品牌的深厚底蕴,并加强与河南粮油知名企业的合作交流。他表示:“在国家大力支持中部崛起的时代机遇下,河南粮食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诚邀各界朋友投资河南、深耕中原,共同开创河南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型粮食主销区,90%左右的粮食需要从省际间购入和进口,北京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成为展示优质粮油产品的最佳舞台。近年来,北京市积极与各粮食主产省建立密切联系,不断强化粮食产销衔接。 “北京对优质粮油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长,河南凭借丰富的粮食资源和强大的加工能力,已成为北京的重要粮源基地。”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任昌坤认为,此次“美豫粮油”推介活动把产自河南的优质粮油产品送进北京,不仅满足了首都市民对“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消费需求,也为京豫两地企业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未来,双方将围绕“端牢金饭碗豫见好粮油”这个主题,共同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北京和河南两地资源互补,产业共兴,早已建立起深厚情谊。正如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党组书记、主任何伟所说:“京豫两地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依。借助本次推介会,京豫两地将在粮油产销、特色农产品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深化交流合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标准领跑 “豫麦”金招牌越擦越亮 中原文化博大厚重,河南美食融汇南北,尤其是面食文化,堪称一绝。郑州烩面根根筋道,开封灌汤包皮薄如纸,郏县饸烙面、宁陵杠子馍、濮阳壮馍等特色小吃皆广受好评,中原面食不但展现了河南人在面食制作上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更离不开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加持。 这次北京推介会,河南以满腔热情和诚意,把专属于中原大地的丰收和美味统统打包进京城,不但带来了特色精品粮油,也带来了引以为傲的优质小麦。 如果说粮食是“河南王牌”,那么豫麦就是这个荣誉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河南小麦的产量和制种能力均皆冠绝全国,不足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小麦产量。同时,河南还是全国唯一能够种植强筋、中筋、低筋三种筋度小麦的省份,全国的十大小麦品种河南独占七席,部分强筋小麦品种甚至已经可替代进口小麦,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华丽转身。 凭借着卓越品质和美誉度,豫麦在本次推介会上大放光彩。作为豫麦优势产区的优秀代表,河南省商丘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河南濮阳皇甫国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满怀激情向在场嘉宾推介河南小麦,并诚邀各位朋友到“河南老家”亲身体验这片肥沃土地上孕育出的麦香四溢,共同擦亮河南小麦这块闪耀的“金品牌”,让河南小麦从“老家河南”的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走上全国老百姓的餐桌。 签约仪式上,一系列重大合作协议的签署,如同金秋时节沉甸甸的果实,宣告豫京粮食合作的新篇章。河南粮投携手北京古船签订10万吨小麦供应合同,河南三门峡国储与北京桃山粮储将在2000吨小麦储备领域开展合作,河南新乡惠丰粮储与北京南郊粮储达成了5万吨小麦交易协议……这一系列 合作成果,是对河南小麦产业雄厚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豫京两地粮食产业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美好见证。 此外,在8月29日发布的《河南省地方标准豫麦》标志着河南成为全国首个制定主粮品种地方标准的省份。未来,河南生产的优质商品小麦将在标准引领下,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形成规模化生产、订单化收购,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为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节省成本、提质增效。同时,这一标准还将引领着河南小麦产业链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价值链水平,助力河南由小麦资源大省迈向小麦产业强省。 产业兴品牌丰 “中原味道”香溢四海 一整只大虾入馅儿的思念水饺鲜香弹牙,刚煮好就被分享一空,豫道香菜酸辣粉的诱人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要再来一碗,河南粮投展台上的山药小麻花、五谷黑粮等特色农产品礼盒新颖亮眼,麦客多的小包装烘焙制品、封丘的彩色功能性小麦、三源粮油冷榨花生油等特色产品也引来不少客商驻足询问……推介会精品展示厅内,上百种名优特色粮油产品荟萃一堂、竞展风采,全方位展示着河南粮油产业的魅力与实力。 这些丰富多彩的产品背后,正是河南近年来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地头到餐桌食盘,河南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更在提升全省粮油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如今,河南小麦粉、挂面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并为全国市场供应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和7/10的水饺。“十四五”以来,河南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8.1%,2023年河南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048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蓬勃发展的粮油产业,也孕育出一大批闪耀的粮油品牌。以“延津小麦”“原阳大米”“正阳花生”“平舆芝麻”为代表的地理标志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而且逐步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三全、思念、标点等速冻食品巨头,想念、白象、博大等面制品品牌,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创新力,成为了消费者可信赖的选择;淇花、训达、芝心坊等食用油品牌,以及千味央厨、卫龙、豫道等预制主食和休闲食品品牌,则不断拓宽市场边界,引领消费新风尚。 展望未来,河南粮油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蓄势待发,随着产业升级深入推进,河南将加速实现从传统粮食大省向现代粮油产业强省的跨越,并将视野拓展到全球市场,让“中原味道”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逐步实现由“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完美蝶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