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载PDF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28
2024-11-28 第01版:要闻 【字体】大 |默认 |

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

作者: 来源:粮油市场报 字数:926
□李斌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重在知行合一,前提是认识到位。思想认识越透彻,行动落实就越坚决。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就要从认识层面厘清一些关系。
    增产与节约的关系。“柴堆堆经不住两头抽,青石缸经不住水眼漏。”节约就是增产,节流就是增效;把增产做实必须厉行节约,开源的同时要做好节流。之所以强调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是因为浪费是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大敌,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国家节用裕民,企业降本增效,全社会促进粮食节约减损,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义务与自由的关系。好好的食物浪费掉,不仅情感上、道义上说不过去,法律上也不允许。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在遵规守法问题上,容不得犯糊涂、装糊涂。反对浪费挥霍不仅是道德倡导,更是法律义务。无论是粮食安全保障法还是反食品浪费法,都有明文规定。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人人以法律为遵循、以美德为指引,才能获得高尚的生活和真正的自由。
    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无论有没有外界的督促和监管,我们都应当自觉养成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在食堂当着众人不浪费,在家里吃不完就扔掉;为图优惠多凑单多消费,超出实际需求只能浪费……摒弃“少我一个没关系”“浪费一点不要紧”的念头,提前谋划好实际需求,才能让节约上升为理念、外化为习惯、熔铸为自觉。
    个人选择与公共福祉的关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永不过时。个人浪费不仅消耗自身财物,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样,反对浪费,既是为了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也是为国家社会谋,为子孙后代计,其中不仅有经济账、家庭账,更有政治账、长远账。全社会提升粮食安全意识,形成节约粮食风尚,安全发展就更有保障,国家兴旺就更有根基。
    以俭素为美,不仅是精神文明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支撑。14亿多人过上现代化生活,不能靠生产消费盲目扩张,要走资源节约、能源低耗这条道。
    行动起来才有美德,传递开来才成风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起而行之,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社址:中国郑州郑东新区商务内环26号
新闻热线:0371-68107690 采编:0371-68107963 发行:0371-68107972
中国粮油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WWW.GRAINNEWS.COM.CN? 2009-2010
 
技术支持: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