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3-19 第02版:农发行视窗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用心奏好“三部曲”狠抓规范开好局 |
———张掖市分行建立信贷基础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 |
|
|
|
|
|
“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张掖市分行坚持以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并重,控风险,促发展;以“打假治假、加强管理、严控风险”行动为契机,抓整治,促规范;以“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整改、补课、规范”为抓手,夯基础、促长效,全面拉开了信贷基础规范化管理序幕,奏响了夯实信贷基础管理工作“三部曲”。 打假治假,奏好“防范曲”。信贷基础管理中“十假”现象表现形式多样,隐蔽性很强,潜在风险隐患形势不容乐观,“打假治假”迫在眉睫。该行结合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把“打假治假”作为提升信贷基础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认真部署,扎实推进。一是思想引导提认识。该行认真总结存量不良贷款清收和风险贷款化解等案例的深刻教训,充分认识“打假治假”的紧迫性、必要性,逐步扭转以往工作中重发 展、轻管理,重放贷、轻管贷的盲目行为,以开展“打假治假”行动为契机,及时组织召开“打假治假、加强管理、严控风险”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打假治假”行动,统一了思想认识,强化了夯实信贷基础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重视、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督导通报抓学习。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员工反复学习上级有关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要求,逐篇学习信贷基础管理有关制度规定,每天上报学习情况,并每天进行通报,使立“三铁”、讲“三性”、严“三查”、求“三服”入心入脑,营造了工作中不想假、不敢假、不能假的良好氛围。三是集体述职找差距。组织开展了客户经理集体述职,反映实情,直面“十假”问题。集体述职由支行自行组织,市分行全程参与,客户经理针对管户企业在信贷管理中存在的“十假”现象,揭短亮丑,深入分析,实事求是查摆问题,研究整治措 施,对不讲实话、不报实情的述职客户经理,开展专门谈话,批评教育。 多管齐下,奏好“规范曲”。为提升信贷基础管理工作质量,该行从规范信贷档案着手,针对信贷档案整理不及时、资料凌乱的现状,确定了“以甘南州分行学习经验为模版,以甘州区支行集中整理为试点,形成具有张掖市分行特色模块”的总要求,在全行上下掀起一股规范整理信贷档案的热潮。一是取长补短,观摩取经。为打造特色的信贷管理模式,该行利用2天时间组织市分行信贷前后台人员、支行分管信贷行领导赴甘南州分行观摩“取经”,通过听取经验介绍、翻阅资料、交流座谈、拷贝样板等方式,为该行档案整理提供了可鉴之材。二是化整为零,重新整合。该行以甘州区支行为试点,运用“取经”成果,集中1周时间,所有信贷档案“推倒”重新整理,市分行信贷与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及支行行领导全程跟班督导,全体信贷人员全程参与整理,每一笔信贷 资料按统一要求分类整理,统一归档,形成了甘州区支行信贷档案试点“样板”。三是集思广益,逐一点评。组织开展了由各县(区)支行全体信贷人员参与的信贷档案观摩活动,并进行观摩交流认识、分享体会,行领导逐行点评,观摩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四是知行合一,全面开花。各支行均以甘州区支行“样板”为基础,边学边做,知行合一,独创性地开展本行信贷档案整理。通过规范、补课、整改活动,彻底改变了信贷档案管理散乱的现状,具有特色的信贷档案模块初步形成。 任重道远,奏好“长效曲”。一是强力推进,突出“严”。“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整改、补课、规范”之初,该行党委就立下“军令状”:整改补课工作结束后成立专门工作组开展复查验收,得分最后一名的,对支行班子进行严格的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各支行班子深知肩上担子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以“争当第一,决不垫后”的决心全力抓好信 贷基础管理。二是全面复查,突出“细”。为检验市县行信贷基础管理整改、补课、规范工作成效,该行依据《张掖市分行信贷基础管理检查验收方案》,组成工作组对各支行进行复查验收,复查范围包括信贷管理各个环节,验收过程中,各行不仅彻底规范了信贷基础工作,而且呈现诸多亮点,从根本上改变了“马放南山”式的粗放管理模式,信贷基础管理实现了“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三是常抓不懈,突出“远”。为巩固信贷基础管理年活动成果,构建有效发展的长效机制,该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强力完善内控约束机制,制定了信贷监管“十个办法”,出台了《张掖市分行信贷基础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编制了全市统一的“贷后监管资料模版”,构建了全行信贷规范管理制度框架,促进了信贷管理制度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不断提升信贷基础管理质量、稳步推动信贷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
|
|
|